logo

logo

移动工作站ThinkPad P16s Gen1 评测:背锅侠客English

2023-01-21 15:35:23 | 来源:公平评测 | 作者:Material3600
ThinkPad在广大PC用户心目中无疑是个响亮的名字,尽管他在漫长的历史中推出了许多十分抽象的产品,许多人依然将他视为商用笔记本电脑的龙头企业。

 
生产力测试:没有期望,便没有失望

使用UL Procyon Photo Editing Benchmark 进行图片处理性能测试,结果如下。依赖项的版本也包含其中:


得益于大幅进步的CPU多线程性能以及较大的内存,本机在图片处理场景下的表现,相较于旧款机型有较大的进步。面对搭载强大独立显卡的旧款机型,也没有落后太多。配合测试中并未体现的高素质16寸屏幕,实际使用本机进行图像处理的体验确实还不错。
      
使用UL Procyon Video Editing Benchmark 进行视频处理性能测试,结果如下。依赖项的版本也包含其中:


在视频编辑场景下,本机与前代机型的分数以及不处于同一数量级。几乎四倍的得分再次证明了i7-1270P相较于前代四核Tiger Lake处理器在生产力方面的巨大优势。不过可惜的是,视频处理工作对于显卡性能的要求远大于图像处理,因此本机会被搭载强力独显的标准移动工作站无情虐杀。
      
使用行业综合性能基准测试软件SPECworkstation 3.1.0进行测试,依次运行各组测试项目,每组测试项目的间隔进行10分钟的静置冷却。整理后的结果如下:


在SPECworkstation这种专业性与综合性都很强,甚至完整运行都需要门槛的大型测试软件中,本机的表现可以说是原形毕露了——确实是一个超级本该有的水平。T550独立显卡即便拥有专业卡的诸多特权,但性能实在是过于孱弱。在绝对的规格劣势面前,本机被许多搭载高性能游戏卡的机型以大分差击败,可以说是作为移动工作站的严重失格。     
不过,这又能怎么样呢?其实我们在还未开始时便知道了,本机在实际应用之中不可能有令人很满意的表现。无论是介绍历史时提到的T16换卡机啦,或者是拆解时看到的单风扇双热管啦,又或者是基础性能测试中的佛系表现啦……我们本就不应当对这台笔电干重活的能力抱有什么期望。
这是非常无奈的事——你可以说ThinkPad在挂羊头卖狗肉,但其实本机的目标用户也很可能只会用它浏览一些工程文件,确认一下他人提供过来的各项资料,用它来做一些不太像“工作”的工作。如果这样的工作就是它作为移动“工作”站的使命,那它确实能够很好地去完成。所以,我们在真正面对这台笔电的时候确实不应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,而应该去考虑它到底能做好什么事。

压力测试:做好分内的事,是他最强的本事
使用Cinebench R15.0连续运行50次CPU性能测试,整理后的结果如下:

可以看出,前7次的测试结果在依次下降,从第4次开始完全是过山车式下跌,足以说明在第四次测试运行的过程中,CPU降频机制已被触发。第7次之后的结果则相当稳定,保持在略低于1400的分数。
 
使用Prime95 30.9.3 Small FFTs项目,仅对CPU进行压力测试,持续30分钟。使用HWiNFO64 7.35-4955记录期间的传感器数据:

测试开始的前两分钟,CPU的温度逐渐攀升到接近100℃,这样的速度确实不快,说明本机双热管的热容对于CPU来说,并不算小。又经过两分钟的温度下跌,4分钟左右的CPU温度维持在了比70℃略高的水平,直到测试结束。全过程CPU的平均温度为73.45℃。
CPU功耗在负载建立的一瞬间冲到了接近60W,随后在测试的前1分钟维持在50W上下。1分钟左右PL1由64W下调至50W,并开始线性降低,推测应当是DPTF介入的效果。4分钟左右PL1下降至28W并维持在此水平直至测试结束,期间一直有浮动。从PL1开始自动调节起,CPU功耗始终与PL1耦合,PL2则维持64W不变。
CPU平均主频基本与功耗同步变化,由起初的2500MHz+逐渐下降并维持在2000MHz-的水平。
全过程中T550独立显卡几乎没有启动过,因此它的相关数据缺失。
 
使用FurMark 2.0.3仅对独立显卡进行压力测试,持续30分钟。使用HWiNFO64 7.35-4955记录期间的传感器数据:

T550独立显卡的温度缓慢上升并维持在70℃-的水平,将CPU反向加热至60℃+。最终T550平均温度为66.70,功耗始终维持在30W,稳如泰山。主频从一开始的1665MHz——最大加速频率,极速下降至1300MHz并维持至测试结束。显存频率始终维持在1500MHz。
      
使用Prime95 30.9.3 Small FFTs项目与FurMark 2.0.3同时对CPU与独立显卡进行压力测试,持续30分钟。使用HWiNFO64 7.35-4955记录期间的传感器数据:

在测试的前1分钟内,两者温度都快速上升,分别达到了约100℃和约75℃。随后CPU温度自由落体至约85度,并在接下来的4分钟缓慢上升至约90℃。独立显卡则缓慢上升至80度。随后CPU温度再次自由落体至约80℃,并与独立显卡一同维持在80℃与85℃之间,处于非常缓慢的上升之中。看来本机的散热系统在如此室温下并不能完全胜任这样的功耗策略。CPU功耗最终维持在20W,独立显卡功耗则像单负载一样始终维持30W,丝毫不受影响。
      
使用3DMark Time Spy 1.2和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1.1进行压力测试:

两项测试,本机均轻描淡写地一次通过。Time Spy甚至拿到了99.7%的高分令我瞠目结舌。3DMark的测试项目偏重于GPU性能,想必是独立显卡“稳如泰山”的30W立下大功。
 
显然,ThinkPad P16s Gen1是一台性能较弱的电脑。但就是它的这一亩三分地,它能够认真地耕种,也是一件非常值得表扬的事情。在发挥它不太强劲的性能时,本机能够冷静地做好取舍,稳定地输出算力,不过分莽撞,也不过分保守。相较于许多癫疯的竞品,甚至前代产品,本机非常好地完成着自己分内的工作,甚至还给了用户极高的舒适度——本机的掌托与键盘在所有压力测试中仅存微热感,并且不存在任何高频高响度的风扇噪音。ThinkPad P16s Gen1也许不能给你刺激与惊喜,但的确是一台有原则,有追求的笔电。
 
续航测试:真正的惊喜,现在才来
使用PCMark10 System benchmarks 1.1 现代办公续航测试项目对本机的续航能力进行测试。
由于过充保护机制,本机在长期使用适配器时,动力电池电量会下降至最低98%,故以98%电量为续航测试起点。
测试时将屏幕亮度设置为50%,电源计划设置为最佳能效,扬声器音量设置为100%。

成绩为10小时5分钟。


使用PCMark10 System benchmarks 1.1 应用程序续航测试项目对本机的续航能力进行测试。测试时的设置同上。
反复运行数次后,PCMark10始终提示运行测试时出现问题,该项得分仅供参考。


使用PCMark10 System benchmarks 1.1 视频续航测试项目对本机的续航能力进行测试。测试时的设置同上。
成绩为11小时19分钟。


在Alder Lake系列处理器轻负载功耗相较于前代产品大幅增加,且E核无法在续航层面发挥实质性作用的大背景下,许多超极本的续航能力遭受了毁灭性打击,办公场景的续航时间甚至很难超过9小时。而本机则在86Wh大容量动力电池的加持下,续航成绩轻松获得高分。除开T15g这台正经工作站来看的话,这是ThinkPad T/Ps系列有史以来搭载的最大内置电池,也是外置电池自2019年被彻底取消之后,T/Ps系列所搭载的最大电池。
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本机的86Wh电池乃可选项!52.5Wh的标准款电池可能才是大多数用户能够体验到的。在标准续航机型上,续航体验会有多少损失呢,我们不得而知。
本机的补能体验也是相当优秀的。135W高功率适配器自2013年后首次回归,用户再也不必纠结于最高65W的孱弱适配器。两个容量的电池都支持快速充电,官方宣称能在1小时内充电至80%。由于持有的设备并不支持功率高达135W的PD3.1规格,对于补能部分的详细评测只得取消。
 

发表观点

这儿有 0观点